本学期,工商管理系围绕《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文件精神,以学院学期工作指导思想和工作要点为导向,以内涵建设为主线,以改革创新为动力,深耕教学,提高研发水平,狠抓工作落实,努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社会服务能力。结合本系实际,推进各项工作的开展。现就本系一学期的工作总结如下:
一、教学科研师资工作方面
(一)切实规范教学常规管理,积极落实教学督导工作
配合教学处,认真做好期初、期中、期末教学检查等各项常规工作,及时反馈相关检查信息,查漏补缺,保证日常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和教学秩序的正常运行。严把各项工作时间节点保质保量、按时完成学院安排的各项其他工作。
专任教师严格执行学院一周六个半天坐班制度,各教研室教师在校期间对学生进行有效辅导。专业教研室围绕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教学模式、课程改革、教材建设、课堂教学质量建设等重点工作如期按质按量开展形式多样的教研活动。
本学期我系共安排52位教师参与实际教学,其中本系专任教师 38位,校内兼课5位,行业企业外聘教师9位,我系督导从第9周开始共完成对25名教师进行随堂听课。系教学督导室主任何海怀老师与刘秋子老师结对帮扶,贾妍教授、苏北春教授、朱长丰教授、周晓敏副教授分别为青年教师韩莉、钟冰茹、张小雷、陈洁坊的助讲培养导师,在教学各环节予以指导,及时解决在教学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并针对院督导随堂听课中指出的不足以及给予的建议进行交流探讨。本学期我系教学上重点关心的刘秋子老师和和陈洁坊、韩莉、张小雷、钟冰茹四位新教师的青年教师助讲培养工作成效明显:刘秋子老师上学期和本学期的系督导听课等次均为b,课堂教学表现较为稳定;韩莉、张小雷、陈洁坊老师本学期系督导听课等次均为b,钟冰茹老师本学期系督导听课等次为a。
(二)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突出学生自主选择权
本学期我系扎实推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积极推进企业管理专业导师制、国际商务专业精英人才培养、酒店管理专业管理督导层培养、市场营销专业创业素质的o2o人才培养模式。结合学院人才培养方案的设计思路和课程体系特点,各教研室开展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主题教研活动,形成体现以学生为本,突出学生自主选择权的选择机制,进一步深化完善“双层次多方向”复合型人才培养方案。继续完善市场营销专业“3 2”人才培养方案。正视学生个性差异,注重开发和挖掘学生的潜能,鼓励学生个性发展,允许学生发展的不平衡,探索实施学生免修制度,四个专业制定学分互换办法,便于学生分层次分方向选择。
(三)推进以能力为导向的课堂教学模式改革
推进以能力为本位的课堂教学改革,让课堂“动”起来,让学生多思考、多讲、多动手,实现将知识内化成能力,“学中做、做中学”。本学期继续摸索实践“如何让课堂动起来”,每个专业都推荐优秀教师开展公开课观摩教学,积极探讨翻转课堂,力求创新教学模式。本学期我系共有16位老师开出了教学观摩研讨课,其中酒店专业推荐3位老师,国际商务专业推荐3位老师,市场营销专业推荐6位老师,工商企业管理专业推荐4位老师。16次公开教学观摩课均已顺利开展,并邀请了学院相关部门的领导莅临指导。本学期通过系列公开观摩研讨课、院外专家评课、十佳课堂等活动,我系老师间加强了相互听课、交流学习,积极探索课堂教学改革,努力提升课堂教学质量。通过集思广益力求让课堂动起来,并取得了一定成效。每位老师在课程设计上增加了很多互动环节,以小组讨论、案例分析、操作演练、课堂测试、问答点评、值日报告、沙盘模拟、情景表演、知识抢答等形式让学生动手、动口、动脑,让课堂更加“生动”丰富。学院领导对我系的“六个一”(一个案例、一个提问、一个测试、一个游戏、一个互动、一个讨论等)的课堂教学要求予以肯定,并要求我系全体教师要坚持以以生为本,通过课堂设计认真思考、积极研讨商科类课堂教学模式改革与创新,让课堂教学效果再上新台阶。系内组织“十佳课堂”评选,每个专业推荐2-3名教师参加,努力营造提升课堂教学质量氛围。向学院推荐刘小方、陈国雄两位老师参加首届学院“十佳课堂”评选,刘小方老师《思维与口才训练》课程还荣获学院首届“十佳课堂”。
(四)以项目为载体,深化专业和教学改革。
1.专业绩效考核。以学院第二轮专业绩效考核为契机,查漏补缺,带动专业建设,在考核过程中发现专业建设不足之处,尤其是毕业综合实践学生满意度不是很理想,组织教研室积极研讨解决方案,争取在今后工作有所改进。
2.四个专业全面实行职业导师制。职业导师制已在企管专业试行一年,本学期初开始在其他三个专业也全面推行。发挥专业教师在职业精神培养和价值塑造上的作用,加强第一课堂学生学习行为养成工作。各专业从大一开始,每一个教师带10个学生,承担六项指导任务:课外阅读指导、专业学习指导、课外技能训练指导、暑期专业实践指导、毕业综合实践指导、职业发展指导。本学期各教研室教师开展职业导师研讨,职业导师工作落到实处。学期末,我系还在教师发展中心开展了“职业导师”工作交流会,通过企业管理专业负责人以及四位职业导师分别从学业、专业、职业和就业四个方面专题汇报,给全体教师做了全方位的工作呈现,为全体老师明确了工作方向,也为下一步工作的开展了奠定基础。职业导师制度和工作内容的推出增强了专业教师和学生接触面和接触深度,确保了导师向学生传递正确的学业、专业、职业和就业观念。
3.编写校本教材,落实专业和教学改革。本学期,工商企业管理专业教学团队获得院“优秀教学团队”建设项目立项。我系有15门课程通过第二批实践导向校本教材初审。有3个专业毕业综合实践项目申请教材开发,为下学期留校毕业综合实践打好基础。《国际贸易实务》、《物流与供应链管理》、《人力资源管理技能训练教程》三本教材入选“十二五”国家重点规划教材。
4.课堂教学创新项目。组织教师积极申报院课堂教学改革项目,本学期王洁霜《公共关系理论与实务》、张小雷《普通话训练》、陈香堂《创业规划与实践》、徐云旭《企业经营决策模拟》、欧阳翰夫《组织行为学》、邱桂贤《市场调查与预测》等六位教师获得学院课堂教学创新项目立项。继续做好综合实践项目建设工作,本学期,我系《温州喜来登酒店人员测评方案设计》项目等10门综合实践项目通过验收。
(五)着力提升研发水平和社会服务能力
本学期,我系的四个产学研平台(温州中小企业管理咨询服务中心、温州产业经济研究与服务中心、温州海洋旅游研究与信息服务中心、经贸研究与服务中心)抓好常规管理工作,进一步增强本机构服务区域经济的意识, 积极开展“立地式”研发和技术服务,并不断拓展社会服务的范围,推进专业建设,更好地为区域经济社会服务。
温州海洋旅游研究与信息服务中心:召开了本机构人员参加的主题学术交流会;完成纵向课题3项、横向课题2项,机构共完成科技服务到款额23万元/年;负责人承担指导毕业生毕业综合实践15人;机构成员发表论文多篇;完成“十二五”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一部《公共关系理论与实务》(苏北春主编);机构秉承为温州地方旅游服务的宗旨,暑假期间柯厅敏老师为温州导游资格考试做了大量的培训工作;刘小方老师为温州地区各大酒店培训员工百余人。
温州中小企业管理咨询服务中心:三次召开主题会议,多次参加各级研讨会;申报温州市决咨委、科技局、社科联等科研项目,完成年度科技到款16.3万元以上;负责人承担指导毕业生毕业综合实践15人,指导学生参加2014年“现代物流储存与配送作业优化设计和实施”竞赛、省第九届挑战杯“泰嘉”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均获得一等奖;带动专业全体教师在承担教学任务的同时积极参与科研和社会服务,努力发挥团队作用,鼓励机构教师积极撰写论文,在二级以上刊物发表论文3篇,六位教师获得院级及以上专业建设项目立项,五位教师校本教材立项,一位教师出版教材。依托咨询服务中心,加强与温州市中小企业发展促进会、温州厂长经理人才公司、温州矿山井巷工程有限公司、瑞安赛格教育科技有限公司、温州联通、森马集团、德邦物流等企业的合作交流,提高咨询服务和研究成果的质量。
温州产业经济研究与服务中心:组织召开“温州人经济发展趋势研究”研讨会,就温州人经济现状、存在问题、解决路径选择进行讨论。组织机构成员参加温州决策咨询委员会与中国改革杂志社组织的“温州.帕累托沙龙”会议,讨论与掌握温州经济、社会、文化发展的热点问题。扎实推进团队建设,细分中心成员研究方向,机构成员立项2项温州决策咨询委员会应用型科研课题;申报2项温州科技局课题,立项横向课题2项, 2014年完成科技到款21.5万元。鼓励机构成员积极撰写论文,在二级刊物发表论文2篇,一级刊物发表论文1篇,一项实用新型专利。“发展温州时尚产业,打造温州时尚之都”,研究报告在《温州政研》2014年第27、32、33、37期刊发,被市政府采纳。承任2012级10名学生的毕业综合实践指导。
经贸研究与服务中心: 组织召开和温州瓯海区商务局开展“跨境电子商务发展论坛” 研讨会,探讨和瓯海区商务局及电商园区的人才培养合作方式和实训基地的建设,跨境扩大研究中心影响力。完成温州市决咨委《温州建设进口基地研究》等课题的结题及验收工作,成果在温州市委决策咨询内参上发表,建议并获得温州市商务局采纳。承担指导毕业生毕业设计12人,暑期实习生指导11名,导师制培养学生12名以及特长生的培养。完成浙江省特色专业国际商务专业的验收;主持国家资源共享课国际贸易与实务建设工作,现已在爱课程网站上线;主编教育部十二五规划教材《国际贸易实务》。提供各项社会服务:担任各类专业评审会专家;参加各类为浙江省外包中高端人才培养提供专家咨询服务;撰写的发展浙江国际服务外包对策建议获得浙江省商务厅采纳;编写的飘洋过海学外包心得体会给全省500家企业分享。承担浙江省商务厅服务贸易征文大赛策划和评选工作;承担温州市人力资源和保障局举办的温州市跨境电子商务人才高研班培训班工作。配合学报做好电子商务论文的专栏征集稿件和审稿工作,中心核心成员本年度已在温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第一期上发表进口基地建设研究相关论文3篇;现已组织到我市经济学专家朱康对、社会学家洪振宁和温州出入境检验局检疫局等相关领导的稿件的4篇高质量的论文。
(六)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1.制度建设。结合我系教学工作实际修订教师工作业绩考核实施办法考核细则,制定《骨干教师培养方案》。
2.交流讲座。本学期,我系教师先后有15人次在教师发展中心开设讲座。充分发挥教师发展中心作为文化沙龙场所、课件制作中心、教师交流中心的平台作用。邀请相关专家进行教学业务技能培训,组织安排教师外出学习微课、慕课开发,鼓励教师进行慕课、微课建设探索,与其他教师进行分享交流,共同进步。
3. 挂职与锻炼。一位教师在旅游局挂职,两位教师博士在读,10人次参加国内外进修、培训和会议交流。
二、党建和学生工作
紧密围绕学院2014年党建工作要点和学期工作要点,深入贯彻十八大精神,积极落实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整改要求,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先锋模范作用,创新育人模式,丰富活动载体,增强思政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狠抓工作落实,提高系部党建、学生工作水平。现将2014/2015学年第一学期工作总结如下:
(一)严格整改落实,扎实推进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
1.制定方案,制定计划。本学期,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进入整改落实、建章立制环节,根据学学院党委部署,围绕作风建设、“四风”突出问题和师生职工反映的意见和建议,系党总支高度重视,提出“领导抓落实、责任抓成效、监督抓促进”的工作要求扎实推进本环节工作,认真制定了《工商系工商管理系领导班子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整改方案》。建立了整改责任制,对每一项整改事项,明确具体整改措施、完成时间节点和责任人,确保各项措施落实到位。制定了《工商系领导班子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建章立制工作计划》,完善制度建设,以制度管人管事,加强作风建设的长效机制,确保教育实践活动取得实效。
2.分类整改,强化落实。通过前期集体座谈会、个别谈心和问卷调查,认真听取师生职工对领导班子及成员的意见和建议,共征集到意见建议 37条(167条次),经过分类梳理,其中反映“四风”方面问题的 26条(86条次),反映工作层面问题的 8条(52条次),反映具体人和事问题的0条(0条次),反映对教育实践活动的意见建议 2条(22条次)。对征集的意见系部召开了专题会议,逐项逐条对照,有针对性开展整改工作,着力解决重点问题。
3.加强监督,及时公示。整改工作实行系部督促和群众监督相结合,按要求、对重点、难点问题及时进行督促落实。系网站增设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栏,及时向师生告知整改督查情况,自觉接受师生监督,随时听取广大师生的意见和建议。
4.立足长效,建章立制。认真做好各项规章制度的“废、改、立”,完善制度建设。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期间,共废止4条制度,修改《工商管理系多媒体教室管理规定》、《工商管理系学生活动经费使用管理制度》、《工商管理系毕业生提前就业管理规定》等16条制度,新建《工商管理系01企管学长助学金管理办法》、《工商管理系万涓助学基金章程》、《工商管理系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工作方案》等6条制度。
5.强化教育,推进党风廉政建设。结合群众教育路线实践活动,认真落实学院纪委布置的各项工作,组织召开2014年上半年廉政建设分析会;加强信息公开工作,及时公布系部经费、使用等情况,接受广大教职工监督;开展学生干部、入党积极分子党风廉政教育理论学习、党风廉政测试等活动;采用主题班会、诚信漫画等形式,加强学生诚信教育。重点完善了奖、助、贷评定、评优评先等工作制度建设,制定了《工商系2013-2014学年学生奖学金评比办法》、《工商系2015届优秀毕业生评比办法》等制度,使各类评比更加公开、透明、公平、公正。
(二)加强组织建设,提升基层组织活力
1.加强思想教育,提升政治理论修养。依托中心理论组、党课、新民学社等理论学习阵地,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增强党性意识,提高党性修养水平。本学期组织中心理论组学习5次,举办《音乐背后的故事》等主题的读书沙龙3期,《走进“非常专业”,探索背后的故事通过多样化》、《追逐梦想的我》等主题“学子讲坛”7期,为期一学期共计24课时的新民学社理论学习班1期。
2.强化组织建设,提升基层服务水平。完善学生党员发展量化指标,规范工作流程,做好了入党推优、入党积极分子培训、党员发展、预备党员转正工作。举办1期入党积极分子培训班,培训学员97人,结业率92.78%,组织参加网上党校学习37人,结业率97.29%。发展党员20人,按期转正党员4人。开展工商系党员“先锋引领计划”活动,通过学风、宿舍、班级、志愿服务等四方面的引领行动,培养学生党员服务意识和能力,充分发挥学生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本学期学生党员与12个班级、12个寝室、36名学生,开展结对活动。
3.加强工会建设,切实关心教职工生活。修订了《工商系工会慰问制度》,开展节日问候及生日祝福、短信送温暖活动;系领导上门探望病患教职工,关注教师家庭幸福及心理健康,关心教职工的困难;组织系教职工参加院第七届教职工迎元旦登山、开展“感受深秋色彩了解社会发展”户外家庭活动,为教师释压,增强归属感和幸福感,增强人文关怀。
(三)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切实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
1.加强宣传,营造氛围。召开全系教师师德师风学习会,组织学习《高等学校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全国职教会议精神》、《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等文件,关注高职教育改革走向、专业热点问题、行业前沿动态;利用海报橱窗、“党建之窗”网站、“勤工精商”微信公众平台等宣传载体,开展2013年度优秀班主任、2014年暑期实践先进团队、优秀个人事迹等宣传活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先进个人寻访,树选先进个人、集体典型榜样,增强师德教育的针对性和时效性。
2.着力培养,提高能力。加强优秀教师与青年教师的经验交流,做好年轻教师的“传帮带”,深化师德师风建设。本学期结对6名青年教师、4名新班主任开展传帮带活动;党员教师开设公开课共8人次20余课时,陈国雄和刘小方两位党员老师参加院首届“十佳课堂”评比,刘小方名列院首届“十佳课堂”第四名;开展14场青年教师沙龙,参加人数达到200人次。
3.爱岗敬业,关爱成长。加强教师全学程育人、全员育人、全方位育人工作,最大程度发挥教师教育教学作用。本学期8名专业教师参与“二早一活动”项目指导;党员教师开展“三联系”、“四难”学生帮扶工作,结对16名学籍预警学生,实行“一对一”帮扶,长线跟踪与服务,及时沟通交流。43名教职工参与暑期社会实践指导与服务,暑期社会工作综合成绩名列第二。
4.建立机制,长效推进。成立以系主任、系书记双组长制的师德师风建设领导小组;设立意见箱、师德师风举报电话,接受学生投诉和建议;召开期初、期中学生座谈会2次,听取学生对系部意见和建议;参照学院教师工作业绩考核办法,完成了《工商管理系教师工作业绩考核实施细则》初稿;下一步将进一步修订《工商管理系校内津贴分配办法》,激发系部全体教职工的工作热情,积极提高服务师生的能力,更好地做好教育教学工作,提升系部教学工作水平。
(四)聚焦重点学生,设计学生教育方案
及时更新经济困难、学习困难、心理困难和行为失范学生信息库,组织排查了“物质化倾向严重”、“人际交往能力弱”、“抗挫折能力弱”、“沉溺网络游戏”等学生人群,制定重点学生帮扶激励制度和具体措施。
1.倡导网络文明,引导学生远离网游。开展了手绘“网络文明”漫画展,传播网络文明、宣传沉溺落网的诸多危害,渲染校园网络文化建设;各班级由班主任主持开展了“移动互联网时代的网络合理应用”主题座谈会;举办了工商系学生干部远离网络游戏承诺仪式,让学生干部严以律己,以身作则,带头承诺远离网络游戏,充分发挥模范作用;组织学生寝室突击检查,针对沉溺网络的学生开展家校联系、一对一教育等举措;设计“勤工精商”微信公众平台,以互动娱乐、信息发布、常识普及等信息元素引导广大学生合理使用互联网,从多角度开展沉溺网络游戏学生教育引导工作。
2.关注人际交往,增强学生心理素质。以“心理之窗”为宣传平台,定期开展“人际交往宝典”、“面对挫折的自我调整”、“职场竞争的基本心理素质”等主题宣传;完成新生心理测试排查和调查数据异常学生逐一谈话等工作,开展全系心里亚健康学生排查工作,确定名单51人,并建立信息跟踪渠道;以学生组织培训为载体,对学生干部和全体干事开展个人演讲、方案策划、校园礼仪、人际危机处理等方面培训;组织3次学生干部团队户外素质拓展活动,培养学生团队协作和人际交往能力;完善《工商系学生干事成长档案》、制定《工商系优秀干事评选办法》,加强干事能力培养,提升学生组织凝聚力。通过以上措施,切实提高学生人际交往和抗挫折能力。
3.关心学生经济状况,树立正确金钱观。通过学生走访、在校消费记录数据排查、学生外出勤工俭学登记等方式,掌握物质化倾向严重的学生信息,重点以交流引导和家校联系方式开展教育工作。组织学生利用平时节假日和课余时间,开展各种爱心公益、志愿服务活动,正确树立人生观、价值观,让学生深切体会到为他人服务的乐趣。本学期共计89次志愿服务活动,共有18个班级参加志愿服务,参与服务活动的志愿者人数达到845人次,人均志愿服务时间为12小时。
本学期,还筛选出学习困难学生17人,开展教师“一帮一”助学行动6次,开展“一助一”导学行动2次;评定贫困生194名,其中国家奖学金1人、励志奖学金29人、国家一等助学金48人、国家二等助学金95人、少数民族补助11人,4名学生安排校内勤工俭学岗位。
4.帮扶违纪学生,营造优良学风。开展违纪学生 “社团矫正”2期,结业30人。组织大一、大二18个班级班委成员参加校园文明督导行动,开展系教学楼文明站岗活动,加强学生自我管理意识。针对2013级酒店专业学生学业松懈情况,开展个别学生谈话、班主任座谈会、班委座谈会、院系学生干部座谈会等各类学风推进会5场,约谈违纪学生家长27人次,转变学生的学习态度,明确学生目标。
(五)丰富校园活动,深化校园文化育人功能
1.加强队伍建设,提高育人水平。落实学院班主任、辅导员随堂听课制度,记录学生课堂出勤、上课纪律等情况,本学期总计班主任下课堂听课200人次,辅导员30人次;编制《工商管理系班主任寝室走访指南》,规范班主任下寝室工作内容,提高工作针对性;逐步规范了主题班会形式和内容,形成不同年级不同时段主题班会设计稿初稿8份,培养班主任主题班会设计和组织能力。
2.深化“二早一活动”工作,优化养成教育工作。实行全员参与“二早一活动”,制定《工商系“二早一活动”方案》,大三学生以毕业考证辅导、专升本、专业自习等形式参与“二早一活动”,大二、大一以俱乐部活动、技能培训、专业自习等形式参与“二早一活动”。完善《工商管理系精品俱乐部建设实施方案》、《工商系学生讲师培养规定》,规范化、精品化打造系部俱乐部建设。本学期共立项19个俱乐部,聘学生导师及助理38名,邀请专家开展了2次专项培训,组织俱乐部讲师例会19次,举办了讲师心得交流会4次,推进俱乐部整体建设;俱乐部举办作品展示3次,文艺汇演6场,公益服务11次,较好得完成了俱乐部功能的拓展;开展《工商系“二早一活动”优秀学生讲师和先进个人评选》,共评出8名优秀学生讲师,33名先进个人。心言手语社、匠心花艺俱乐部被评为院级“二早一活动”精品项目。
3.做好寝室管理服务工作,开拓寝室文化阵地。完善《工商系合格寝室标准》《工商系优秀寝室评比标准》,进行全系寝室卫生达标、一月一次月优秀寝室评比活动。本学期进行三次优秀寝室评选,共评出优秀寝室90个。制定了《工商系学生干部先锋寝室标准》,树立学生干部典型,起到先锋模范作用。本学期成功举办第十届公寓文化节,围绕建设文明寝室、提升寝室品味、活跃校园文化为目的,开展了“手工作品展”“交换空间”“烦恼墙”等七项系列主题活动,推动公寓文化建设。活动共评出优秀团队9个,表现突出个人18人。
4.夯实校园文化建设,丰富学生第二课堂。本学期,以“梦想在这里开始” 为主题,顺利完成新生始业教育系列工作;为新生适应大学生活举办了迎新晚会、新生书画、新生篮球赛等活动;传承特色传统文化举办第十六届心理情景剧比赛、第二届毕业生晚会等活动。组织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学院各项文体活动,荣获第十三届体育节团体赛第一名和优秀组织奖。积极组织、选拨,向学院育人晚会推送3项节目。
5.打造志愿服务项目,提高学生服务意识和能力。形成了关爱民工子弟“筑梦爱心支教”、“幸福青年家园”、“大拇指行动”文明交通劝导等品牌服务项目。志愿者服务基地梧埏街社区幸福志愿站,被评为2014年度温州市“春芽计划”幸福志愿站;“爱播滨海?微笑成长”筑梦服务项目被评为2014年义工公益服务项目。实现暑期社会实践与日常活动相结合,我系志愿者服务基地温州滨海学校被评为2014年温州市大中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市级社会实践基地”; 沈增渔被评为温州市大中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先进个人。
(六)创新育人模式,推进全过程育人工作
1.全面实施《大学生综合素质培养》工作,提升大学生综合素质。本学期在2014级全体新生实施“大学生综合素质培养”工作,并纳入2014级人才培养方案,记为1个学分。以始业教育、班级主题团日活动、志愿者活动、二早一活动、公寓文化节5项活动为必修项目,以创业活动、创新研究、工商读书沙龙等14项为选修项目,多方位提供学生培养载体。并专设学生部门“综合素质发展服务部”,协助学工办具体开展项目设计、数据统计、信息发布等工作。
2.深入推行大学生创业教育,提高学生创新创业能力。依托“温州青年网络创业培训学院”,深入推进“一课三导”创新创业教育。顺利完成培训学院第一期培训班各项任务,顺利结业29名学员;在此基础上,举办了第二期培训班,招募学员31名,吸引了部分校外其他高校学生,已开展4次课程培训;承办为期两天的第十七届大学生草根创业街活动,设精品区、草根区、专业实践区等5个展销区,吸引校内外学生创业团队154支;指导学生参与学院第八届“奥康杯”挑战职场大赛,获决赛一等奖;指导学生参与浙江省大学生职业规划比赛,分别获省一等奖和三等奖;指导学生参与全国大学生挑战杯决赛,斩获银奖,成为全国唯一一支获奖的高职院校参数团队。
3.全面推进“职业导师”工作,立足“四业”引导学生成长。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提高全学程育人成效,在企管教研室“职业导师”试点工作基础上,在2014级新生中全面推行,现有职业导师39名。系部从不同层面多次组织全系大会、“职业导师”工作探讨、主题交流等活动,推进工作开展,并于期末召开了“职业导师”工作交流会,通过主题发言、互动交流、视频展播、领导点评等多种形式,引发思考、寻找答案、提升工作,解答了部分工作困惑,明确了下阶段的工作目标。
4.提升就业服务水准,促进高质量就业。本学期成立了职业生涯规划工作室,采用预约的方式,开展“一对一”交流指导。按时按质完成了2012、2013、2014届毕业生跟踪调查工作,调查率超过95%;举办“一对一”专场宣讲会10场;走访企业10余次,切实做到每次企业走访“人才有对接、信息有反馈、联络保常态”,保证每次走访工作事半功倍、深入扎实;定期和不定期开展职业规划指导面对面活动10次,引导毕业生认识职场、企业、岗位;筛选24家企业参与院精选化招聘会。
三、下学期工作思路
(一)教科研工作方面
1.做好2015级人才培养方案修订;
2.继续创新课堂教学改革,推进以能力为本位的人才培养;
3.修改和完善全部专业课程标准,体现高职教育理念,以课程标准为纲引领教学改革,继续推行“职业导师制”,职业导师与教学改革紧密结合;
4.扎实有序地做好毕业综合实践工作;
5.认真做好2015暑期社会实践的工作,早动员,早落实,早准备;
6.精心组织,积极备战2015全国职业技能大赛,争取优异成绩。
(二)党建和学生工作方面
7.继续推行《大学生综合素质培养方案》,科学设计符合大一第二学期学生成长成才所需的教育载体;
8.完成温州青年网络创业培训学院第二期培训班培训工作;
9.进一步完善职业导师工作制度,着重做好职业导师工与现有工作载体结合,职业导师与班主任协助配合;
10.密切校企联络,做好高质量就业岗位的搜集和推荐工作,认真做好“省调”工作;
11.强化俱乐部建设,继续提升“二早一活动”质量,着重提高学生满意度。
工商管理系
2015年1月15日